星期日, 三月 08, 2009

关于女性与社交

关于女性与社交


男 女理应平等且需要平等。可是在很多公司里面,女性往往在等级升迁上会遇到“天花板”,或者速度没有同等经历的男性快。在过往的时代,有时可能是因为他们所 受的教育和经历不同。而在而今,双方所受到教育越来越平等,双方所处的环境和世界越来越融合,且现代公司越来越追求多样化,本应能有更多女性进入公司的各 个角落以及一些男性去从事那些本来仅仅传统属于女性的工作。可是这一性别普遍化的速度在很多公司并没有加快多少。


一些研究显示,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如果同等经历学历的男女进入同一家公司的时候,他们一开始的能力是基本不分高下的时候,往往男性会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后,升迁更快,并且由此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并进一步强化其优势。而这个差别,并不是由于一开始的能力而导致的。

经 验显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交导致的。一个很显著的特征是,男性喜欢扎堆组建网络,容易组成团体,并且会称兄道弟,而在工作领域的女性却并不太容易这 样,她们往往难以组成有效的网络结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有的公司在内部特别设立了各种形式的女性俱乐部或者协会,旨在促进女性结成团体,组成网络,而其 成果也是显著的,在施行这一政策的公司内,女性的比例在各级管理层上皆显著上升,其中不乏那些竞争力强劲的大公司。一部分研究相信,这样会有助于公司的创 造力和效率的提升,进而获得更大的竞争力。虽然现在还没有足够时间和数据来验证这一设想,但是很多迹象显示这将是未来的趋势。

可是,不得不指出的是,女性在公司内部缺乏网络构建,并且在一段时间后会失去上进的动力,始终是个显著的问题,即便在有的公司里有相关政策来纠正和补偿这一现象带来的劣势,这个倾向始终存在。


写到这里,我想到两个好像矛盾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实际上,有的人类学家研究认为,女性较之男性更加社交性,她们的大脑在言语,沟通,表达方面似乎有更多的电波。事实上,女性的确在很多场合从事沟通,表达,言语等工作。

早 在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母系社会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归功于此。因为女性在身体上较之男性相对弱小,在古代生产力低下,安全环境差的情况下,为了生存,尤 其是和男性竞争,女性更加快的形成群居。很多女性聚居在一起,共同制衡落单的男性,以此达到平衡。有人认为的是,女性在那时就擅长用言语,犹如今日的大姨 大妈东家长西家短的互相建立关系,在遇到外来男性时,如果该男性有恶意侵犯行为,她们会共同反击以保证其共同的安全。直到今日,我们仍可观察到当三个及三 个以上女生待到一起的时候,那就是在场另外一落单男性(例如某女之男友)耳膜超负荷运转及大脑低负荷空转的时候。
这个例子似乎显示,女性更擅长相互扎堆和构建网络。而这不是当今职业界的现状。

第 二个例子。听说,如果一个女生到了晚上3点还未归家,其男友要是打电话去该女生的女性朋友(谓之姐妹)那里去,问“mm还没有回家,是到你那里了吗,你见 过她吗?”,最普遍的情况是,这些姐妹都尽可能的表示完全不知情,并避免各种可能的牵连。例如“我不知道啊”,“我没见过她啊”,“她不在我这里啊”。

而 如果一个男生到了晚上3点还未归家,其女友要是打电话去该男生的男性朋友(谓之兄弟)那里去,问“gg还没有,在不在你那里,你知道他去干嘛了吗?”,最 普遍的情况是,即便这些兄弟都不知道该男生在哪里,竟然都会很信誓旦旦的为之打保护伞,例如“啊,他在我这儿呢,我们喝了点酒,他醉了,你别担心,一切都 好着呢,我这就把他送回去哦,,,云云,谎还往往编得十分圆!!”。

曾经网上有人称专门试过。是一对couple不信这个,就专门试试。 他们就先是男的打电话给女的的姐妹们,结果回答真的就是这样,她们都否认在当日见过该女生,即便其中有人当日的确见过该女生。后来女的打电话给男的的兄弟 们,结果回答也真的就是这样,甚至还有个兄弟在给女的编完谎后,立刻男的的手机就响了,“喂,在哪儿呢,mm打电话来我这儿找你啦,我给你罩着啦,说你在 我这儿呢,快回去啊,,啊,回去前别忘了喝两口啤酒,我说你在我这儿喝醉啦,,云云,编谎很全面且人性化”。

似乎这个例子又显示,男性更容易扎堆和形成网络,而女性的网络结构往往非常脆弱。


这两个例子仿佛是矛盾的,可又仿佛有所联系。不知道有没有哪位童鞋童子可以给点有趣的解释,或者提供些其他更有趣的例子来开阔眼界。

2 条评论:

  1. 上述第二个例子其实并不能说明男性友谊之“铁”或者女性友谊之脆弱。恰恰相反,它说明了男性作为不靠谱生物这一事实被(不仅被女性,更是被男性)广泛公认的程度。

    如果一个女生3点没有回家,她的闺密的第一反应显然不会是因为她有外遇或者去沾花惹草而导致不归。很大可能是遭遇突发情况和危险,在此种说谎显然是非常错误的。

    而一个男人3点未归被追查,其男性朋友恐怕都会认为他是因为令有艳事而乐于为之掩护。

    当然,不排除有部分女性也非常“善于交际”,但是一方面她们与生俱来的社交本能会让她们将预防工作做得更好(比如事先和某闺密通气),而又或者,她们的闺密往往会因为熟知其风格而做出同样的“够意思”行为。

    第一个例子就更没有什么说服力了。因为当今职业界的现状显然要比古代安全防范复杂得多,参数更是多了不知多少倍。就用前边的说法简单推理下,女性容易遭遇职业天花板+女性被塑造的理应偏重家庭的角色定位 很容易导致女性在男权结构的职场中针对相应更少的位置构成更强的相互竞争关系,从而处于更容易防范别人和被离间的状态之中。

    奥菲利娅@revefr

    回复删除
  2. 女人之间很少有真正的友谊,我相信这句话。这不是我说的,但与
    我个人的经验吻合。林白在《一个人的战争》中说:她们(她的女同学)是水汪汪的姐妹关系,我与她们是水与油的关系。这也是我的写照,一般有点想法的女人大概都是这样吧。
    佛经说”女人业障重,多恶慧。”有些事实是令人难堪的,但它毕竟是事实。所幸万事无常,一切改变皆有可能。
    就我个人来说,我没有事业心,也不喜欢社交,觉得跟人交往很麻烦,女人还是属于家庭的吧。我很满足于做个家庭主妇。但事实告诉我,女人还是要至少经济独立,这似与我的天性相违。但只有这样才不至受制于人,也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________白衣

    回复删除